国家一级摸鱼大师
公众号:瓜里瓜里瓜里

给《青年文摘·彩版》11月刊的插画配图(1)

(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“狐狸狐狸鱼”,微博@狐狸狐狸鱼)


《所谓偏见,就是只相信对自己有利的事》

文/人神共奋 


王小波在一篇文章里说:“如果某个证据支持你的观点,但它看上去很可疑,那么不用问,它多半是假的。”

这是一个屡试不爽的经验。心理学上称之为“验证性偏见”:有时候,我们为了保护自己信念,往往会选择性地“发现”那些能证明自己的“有利证据”,而对那些明显的“不利证据”视而不见。

其中最具迷惑性的证据,就是数字。一位犯罪专家给工读学校的学生讲课,举了一个数据——打架斗殴中90%的死者都是先动手的。台下的人相视而笑,一个学生说:“人都被打死了,当然说是他先动手的啦。”

犯罪专家真的不知道那些嫌疑人是如何推卸罪责的吗?肯定不是。只是,他们想教育年轻人的美好愿望,战胜了专业素养,尤其是像数据一类证据,更容易让人放松警惕。

为什么人们会被数据误导呢?我觉得真正的原因还是人们甘愿被自己相信的东西欺骗。

比如下面的两种说法:

欺骗性数据一:为什么工作十年后的同学会上,混得最好的人,并不是当年成绩最好的学生,反而是成绩中上的?

一般情况下,我们不会是成绩最高的那个,所以愿意相信:成绩好的人,能力往往不强;成绩差的人,能力也不怎么样;能力最好的人,成绩总是在中游,或者是中上游。我们想要安慰自己的努力掩盖了一个基本常识:班上成绩最好也就那么一两个,成绩中上的,有十几人,后者的数量是前者的十倍,混得最好的人在后者中出现,才是正常现象。

欺骗性数据二:为什么现在的癌症患者比三十年前多?

我们都希望借这个问题来表达我们对环境问题的担忧,于是对真正的答案视而不见:就算环境是癌症发病率提高的原因之一,但更直接的原因是我们的寿命变得更长了,而年纪越大越容易得癌症。

当“验证性偏见”达到一定程度,我们就开始不满足于“寻找”有利证据,而是开始“创造”证据。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·詹姆斯在分析人为什么会产生偏见时说过一句很精辟的话:很多人为了证明自己在思考,就稍稍排列了一下自己的偏见。“验证性偏见”,就是在“重新排列偏见”。

举个例子,王主任对下属小张有一个印象,不够尊重领导。每次跟小张接触时,王主任都在暗暗想,到底他哪里不够尊重领导了?每次自己说的话,他都认真地记在本子上;每次自己交待的事,他也不折不扣地完成了啊?

王主任想,难道是因为小张总是当面一套,背面一套?所以他常常暗中观察,并向其他下属旁敲侧击,看看小张有没有暗中诋毁自己,可仍然一无所获。王主任的态度很容易被下属猜出来,又很自然地传到小张耳朵里,小张终于作出了跳槽的决定。看到小张的辞职信,王主任一拍大腿,自己真有先见之明啊。

王主任当然忘了,他第一次见到小王时,仔细观察过此人后脑勺上鼓起的一块。因为几个小时前,朋友说后脑勺鼓起一块,那叫“反骨”,将来是会背叛上司的。这个例子有点夸张,但它潜伏在大多数人的意识习惯中。

防止进入“验证性偏见”,有三个方法。

第一,你必须对找到真相有强烈的欲望。

绝大多数民众进入“验证性偏见”,是根本不在乎真相。通常只愿意借着某个新闻事件,发泄一下自己被压抑的情绪,或者享受一下被感动的美好感觉,或者显示一下自己的同情心,或者到道德高地上呼吸一会儿优越感。

第二,不要试图理解别人,只要尊重别人的看法就行了。

朋友从贵阳到南昌,南昌的人得知他是贵阳来,就说,贵阳那个地方我听说过,那里的人不好惹的。这位朋友就笑了,因为来南昌之前,贵阳人就告诉他,南昌那里的人不好惹的。

有些事情,我们恐怕一辈子也无法体验,无法理解。这不重要,你只需要承认每一个可以拥有完全不同的价值观,无论你觉得这有多荒谬。

第三,你必须能跳出自己的视角思考问题。

金庸的《神雕侠侣》里有个情节,杨过有一次赶路,看到一个农夫鞭打一匹可怜的瘦马,气愤之下,他把农夫狠狠地教训了一顿,把瘦马救下了。你会觉得这一段大快人心,杨过的侠义形象在这个小小情节中更加伟光正了。

但如果你站在农夫的立场,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。也许只是中午跟老婆吵了几句嘴,多喝了几口闷酒,忍不往多打了几鞭子。杨过可以转眼就把农夫给忘了,可对于农夫而言,这是他黑暗人生的开始,丢失了家中唯一的财产,日子就过不下去,老婆就要跑掉,地里的租子交不上,女儿就会被地主抢走,好端端的一个家,就这么毁了……

经常试着跳出自己的角色思考,是一个好习惯,能带你走出偏见与偏执。


评论(1)
热度(47)

© 瓜里瓜里瓜里 | Powered by LOFTER